2021年11月30日9:00—11:00,南强哲学论坛第260期学术讲座在厦门大学南光楼301-3会议室通过腾讯会议进行。应厦门大学哲学系徐梦秋教授邀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林锋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的讲座。来自厦门大学哲学系和兄弟院校师生参加了本次线上讲座。
讲座开始前,徐梦秋教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林锋教授在厦门大学哲学系刻苦求学的经历,对林锋教授为母系开讲表示热烈的欢迎。林锋教授感谢此次受邀在母系开讲交流。他深情回顾了在厦大哲学系学习和生活的往事,并致敬我系及他当年受教的老师们。
讲座中,林锋教授讲述了他关于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缘起,介绍了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文本概况、流传和发表情况,指出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笔记”的性质、主题、历史地位及其与唯物史观、《资本论》的关系等问题上。

林锋教授认为,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主要存在“苏联东方社会解读”和“西方人类学解读”不同的解读范式,因而,澄清“笔记”的性质、主题、历史地位及其与唯物史观和《资本论》的关系等焦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关于“笔记”的性质,学界流行的见解有“晚年马克思人类学转向说”“晚年马克思与中年马克思对立说”等;关于“笔记”与唯物史观和《资本论》的关系,也有“‘人类学笔记’与唯物史观对立说”“晚年马克思放弃《资本论》研究”等观点。林锋教授认为,“人类学笔记”是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一种“历史哲学研究”,是晚年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高度系统探索“原始社会、文明起源问题”的准备性材料,与《资本论》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和有机统一。林教授通过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对其上述观点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论证,并与参加讲座的师生们进行交流。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