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家学者 >> 教授 >> 正文
教授
徐梦秋

电 话:

邮 箱:xmq@xmu.edu.cn

个人简历:


徐梦秋,男,1954年11月生,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闽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管理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教育部科技与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讲座教授。曾任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第三届、第四届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门》编委、《东南学术》编委、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曾赴美国加尔文学院讲学并做学术交流。

作为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为福建省的理论工作和哲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任哲学系主任和人文学院副院长期间,与哲学系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一起,先后建立了三个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教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学术月刊》、《文史哲》、《光明日报》、《高校理论战线》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规范通论》、《主体论》等著作、教材和译著十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多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获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


研究领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规范论等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术成果有较大的影响。开辟了规范研究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在国内学界率先阐发了规范研究的对象、方法、基本问题和理论框架,并把规范论的范式和方法运用于科学规范、技术规范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编、出版《规范研究文库》。有些观点已成一家之言,被数十家刊物的文章和一些专著运用或评述,影响越出了哲学领域,渗透到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体育学等领域。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发表的系列论文,90多家刊物的论文和60多篇博硕士引用或摘介,并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部分著作】

《规范通论》,商务印书馆,2010年。

《科学规范论——默顿的视野》(与欧阳锋合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陈汉文等合编),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主体论》(与商英伟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自由论》(与商英伟、白锡能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译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部分论文】

公平问题研究

《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载于《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公平的质与量:得其所应得与比例相等》,载于《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

《机会的公平和权利的公平》,载于《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1217日。

《机会的公平与规范的公平》,载于《光明日报》(理论版)2016427日。


规范问题研究

《规范论的对象和性质》,载于《哲学动态》2000年第11期。

《规范的基础和自由的中介》,载于《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规范何以可能》,载于《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的程序与标准》,载于《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

《规范的类型和功能》,载于《哲学动态》2006年第6期。

《规范理论的若干基本概念辨析》,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6

《规范判断的特征与功能》,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在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载于《光明日报》20181228日。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院派马克思主义哲学边缘化的根源和出路》,载于《湖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发挥相关选修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载于《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2期。

略论实践检验的复杂性、可错性及其原因》,载于《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6期。

《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论纲》,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

《主体性范畴系论纲》,载于《文史哲》1995年第2期。

《休谟问题的实践派解》,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解剖麻雀的内蕴和意义》,载于《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第10期。

自由的结构性分析》,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论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关于运用概念的艺术》,载于《学术月刊》1991年第8期。


科学规范与技术规范问题研究


《调整人与自然关系之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年第2

默顿学派对普遍主义规范的经验性研究》,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4期。

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价值要素与行为规范》,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科学规范的内涵、类别、功能、结构和形式》,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3期。

当代科学论的经济学转向》,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科学规范与科学中的交换——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论的丰富与发展》,载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1期。

默顿的科学规范论的形成》,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5期。

科学规范:类型与功能》,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无私利性规范的内涵、合理性和适用范围》,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6期。

《技术规范的特征与内涵》,载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5期。

技术规范的分类及其标准》,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6期。


法律规范问题研究


法律与道德的分立是否可能——哈贝马斯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批评与突破》,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法律规范的合理性》,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法律规范何以可能》,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



西方元伦理学研究


开放性问题论证:反驳与辩护——当代西方元伦理学走向》,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2期。

20年来国内西方元伦理学研究的走向、成就与得失》,载于《哲学动态2011年第1期。

斯蒂文森的伦理分歧理论》,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认识论研究


认识论研究二十年综览》,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关于分析命题综合命题的区分的历史考察》,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积淀与中介》,载于《学术月刊1994年第7期。

概念框架和理论思维——兼论哲学的功能》,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论具体到抽象中的抽象下降到具体——兼论主客体的双向运动》,载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事物发展过程的三段划分与非三段划分——兼论黑格尔的三一式》,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

论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兼评关于该问题的流行观点》,载于《现代哲学》1986年第3期。



哲学教育问题研究


关于哲学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设想》,载于《哲学研究2000年第7期。

融贯形上形下二界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再谈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载于《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哲学应用的几个问题》,载于《哲学动态》1987年第11期。

 

【获得奖项】


2016年 规范通论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1年 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的程序与标准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7年 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 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  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6年 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5年 中国科技思想研究文库(与郭金彬合编)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7年 主体论: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与商英伟合著)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5年 伦理学概要(与张善城合著)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4年 论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关于运用概念的艺术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88年 论黑格尔关于思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的思想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课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现时代   福建省“八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规划项目

1998年 规范的基础与自由的中介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第二期)项目   规划项目

2001年 规范论——规范的发生学研究和合理性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2004年 中国科技思想研究  福建省社科“十五”规划(第二期)   重大项目

2006年 默顿的科学规范论研究与科学规范的当代建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2007年 中国科技思想研究(续)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重点项目

2009年 《福建省志•社会科学志》之《哲学研究》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重大项目

2011年 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规范的系统性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