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
彭志勇:《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指导教师:韩庆祥)
夏建国:《实践规范论》,武汉大学,2004年。(指导教师:欧阳康)
王成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规范性探究》,吉林大学,2006。(指导教师:孙利天)
高玉平:《道德客观性的证明》,吉林大学,2006。(指导教师:姚大志)
胡云峰:《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复旦大学,2007。(指导教师:俞吾金)
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厦门大学,2007。(指导教师:徐梦秋)
刘苏:《当代西方规范论研究及其科学与人文取向》,厦门大学,2008。(指导教师:徐梦秋)
李永根:《自然规范论: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研究》,厦门大学,2008。(指导教师:徐梦秋)
田小飞:《自然主义科学哲学及其规范性》,清华大学,2008。(指导教师:吴彤)
金迪:《科研伦理规范论》,厦门大学,2009。(指导教师:徐梦秋)
李晔:《伦理规范的“基础”问题》,中山大学,2010。(指导教师:李萍)
杨松:价值语言分析与“事实-价值”问题——西方元伦理学的得失与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厦门大学,2011。(指导教师:徐梦秋)
曲波:《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社会秩序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指导教师:胡海波)
曾炜琴:《英国科研诚信建设研究》,厦门大学,2013。(指导教师:徐梦秋)
马丽:《规范、交往和社会整合:哈贝马斯的学术进路》,厦门大学,2013。(指导教师:徐梦秋)
刘晋祎:《休谟论“规则”的本性与功能》,南开大学,2014。(指导教师:李国山)
芦文龙:《技术主体的伦理行为:规范、失范及其应对》,大连理工大学,2014。(指导教师:文成伟)
李伟:《网络规范研究》,厦门大学,2014。(指导教师:徐梦秋)
赵晓聃:《基于规则遵循的规范性问题研究》,山西大学,2015。(指导教师:郭贵春)
冷兰兰:《中国古代人伦关系与社会秩序的构建》,湖南师范大学,2016。(指导教师:张怀承)
硕士学位论文:
易艳:《关于网络伦理规范建构的若干问题的探讨》,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指导教师:杨怀中)
丁永强:《规范逻辑的法律思考》,河南大学,2005。(指导教师:李振江)
车艳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及道德重构》,大连海事大学,2006。(指导教师:苑世强)
张雅旋:《对默顿规范的反思和科研规范的重建》,华中科技大学,2007。(指导教师:成良斌)
任姣婕:《自然主义认识论背景下的规范性重建》,浙江大学,2008。(指导教师:丛杭青)
吕如峰:《规范异化现象之解》,西北大学,2010。(指导教师:李建森)
刘露:《从新知识类型视角反思默顿有组织怀疑主义规范》,华中科技大学,2010。(指导教师:成良斌)
李雨声:《论南茜·弗雷泽的“反规范”正义理论》,辽宁大学,2011。(指导教师:何林)
杨倩男:《儒家礼仪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北方工业大学,2011。(指导教师:史仲文)
随金栋:《规范对于人类行为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2012。(指导教师:刘远传士
张智超:《美德与规范—亚里士多德正义观的两个维度》,浙江财经学院,2012。(指导教师:秦越存)
林苏坡:《对规范的填值》,浙江大学,2012。(指导教师:应奇)
贾琳:《科尔斯戈德规范性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12。(指导教师:刘杰)
呼延庆:《虚拟交往与人的发展研究》,延安大学,2014。(指导教师:杨亮才)
包小洪:《论哈贝马斯的规范理论》,福建师范大学,2016。(指导教师:刘苏)
李夏香:《福柯的规范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7。(指导教师:唐凯麟)
蔡项宇:《哈贝马斯对民主理论规范的重构》,辽宁大学,2018。(指导教师:何林)